33年:长江沿线宁铜区段刑侦协作全面提升刑事犯罪打击效能

  中国网东海资讯报道 记者据江苏省公安厅获悉,长江沿线次刑侦协作会议日前在南京举行。

  据介绍,安徽无为一抢劫嫌疑人,在南京将两人砍成重伤的“悍匪”辗转半个中国,漂白身份潜逃14年,今年却在南京栽了,最后在安徽马鞍山落网长江沿线宁铜区段刑侦协作提升效能,今年南京警方与区内各地警方互助抓获逃犯136名

  案件的顺利告破,得益于警方刑侦工作的区域协作。为打击跨区域流窜犯罪及在最短时间追捕逃犯,江苏南京、安徽马鞍山、芜湖、铜陵四市公安局联同长航公安南京分局、芜湖分局以及南京、合肥铁路公安处组成长江沿线宁铜区段刑侦协作区,至今已经运行了33年。

  记者在会上了解到,今年以来,南京警方与区内各地警方互助抓获逃犯136名。

  2002年5月28日夜,芜湖市无为县发生一起特大团伙入室抢劫案,犯罪嫌疑人曹某案发后一直潜逃未获。今年7月初,无为县公安局通过信息梳理,发现曹某已成“僵尸”户口,推断此人可能有新的身份。

  经过进一步工作,无为警方发现,曹某已经漂白身份,化身为“冷某”在外活动,躲避追捕。民警当即根据“冷某”的活动轨迹,先后赶往北京、四川等地开展抓捕,但均被其侥幸逃脱。

  今年9月18日,无为警方发现“冷某”在南京市玄武区出现,于是立即安排民警前往抓捕。同时,无为警方将线索通报给南京市公安机关,请求协助对“冷某”的控制。

  为避免错失战机,防止嫌疑人再度逃窜,南京市公安局刑侦局会同玄武公安分局于当日中午12点左右,将“冷某”抓获。后经审讯,“冷某”承认其就是2002年上网的历年在逃人员曹某,并对当年伙同他人入室抢劫的犯罪事实供认不讳。曹某的快速落网,其实得益于一个已经运行33年的区域刑侦协作机制长江沿线宁铜区段刑侦协作区。

  为打击跨区域流窜犯罪及在最短时间追捕逃犯,南京、马鞍山、芜湖、铜陵四市公安局联同长航公安南京分局、芜湖分局以及南京、合肥铁路公安处组成长江沿线宁铜区段刑侦协作区。

  多年以来,凭借协作区各单位之间的相应机制,南京市在追捕历年案件逃犯方面始终依托协作关系网络,从南京市公安局到各分局,始终与协作区各单位保持密切联系。

  江苏省南京警方协助协作区内单位抓捕在逃嫌疑人,当南京警方追捕的嫌疑人进入协作区内其他单位的管辖范围,也会得到快速响应。

  今年8月7日,南京市雨花台区发生一起故意伤害致两人重伤案。犯罪嫌疑人初某因矛盾,持刀将两名同事砍成重伤后潜逃,并扬言再次行凶。案发后,南京市各级公安机关成立专案组,全力侦破此案。

  由于嫌疑人初某多次被公安机关打击处理,具有较强的反侦查意识。专案组先后奔赴安徽合肥、蚌埠等地开展抓捕工作,但由于初某一直处于运动状态,抓捕难度较大。

  进一步工作后,专案组发现初某已经潜逃至云南西双版纳中缅边境,随时可能偷渡出境。追捕组马不停蹄地赶至西双版纳,但由于地处多山且属边境地带,侦查工作十分艰难。抓捕民警在当地警方的协助下,多次进山搜捕,均无收获。

  8月25日上午,专案组发现初某辗转半个中国后又在马鞍山出现,很有可能进入南京再次报复作案。专案组立即将上述信息通报给马鞍山市公安局,商请协助查控抓捕。

  接到协作请求后,马鞍山市局花山分局组织警力于当日下午1点30分左右,将初某抓获,并搜出随身携带的匕首1把。随后,初某被移交给南京警方处置。

  据南京市公安局刑侦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刑侦协作是刑侦业务的重要内容,是打击跨区域流窜作案和追捕逃犯的一项重要措施,也是刑侦大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

  33年来,长江沿线宁铜区段刑侦协作区各成员单位对外协作请求无条件落实办理,密切配合,协同作战,大力推广重大疑难案件“会诊”、刑事技术互助等多层次协作,使刑侦协作的优势和功能在共同打击犯罪、构筑防控体系的工作中得到充分体现,进一步提高了区域间破案追逃、追赃查控的整体效能。

  据悉,截至今年11月,江苏省南京市各级公安机关共受理协作区各地市及各业务处、局公安刑侦部门侦查协作120余次、来电来函协查170余次,抓获协作区内网上在逃人员33人,协作区各地市及各业务处、局协助南京市抓获网上在逃人员103人。(李昌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