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健林:万达要求体验式消费占比不低于60%

  王建林:万达体验消费占比不低于60%

  网易科技讯12月19日消息,今天在苏宁举办的智能零售发展战略暨合作伙伴签约发布会上,万达集团董事长王建林在现场做了一幕现场分享。王健林说,这是“近东平台第二次”,近年来中国零售业提出了很多新的条款,如张近东提出“智能零售”,马建议提出“新零售”,刘强东方提出“无界限零售”“现在等待马再提”,王建林嘲笑,但最终本质还是零售,无论是前加(定语),网购都永远无法取代体验消费,万达原则上,新店和老消费者的消费经验比要求不低于60%,力争经验消费的34%将占到高达70%,同时他还分享了万达近年来关于新业务战略思路的现场,王健林坦言,进入网购时代后,消费者行为对实际业务的影响还是比较大的,导致一些实体店甚至倒闭的现象。神经企业是否有前途,有没有投资价值?从互联网巨头近年来不得不扩大的观点来看,似乎他们看到了真正的商业价值。王建林说,但万达作为真正的企业代表之一,这些年来影响比较小,“可以说影响微乎其微”,如收入等指标,连锁店依然在增加。另外从投资角度来看,这两年恰恰是万达广场快速增长的时期,连续50多年开放,增长率超过100%。此外,万达还计划在10年内将万达广场发展到1000家门店,“万达广场2019年后将有较大规模的加速。”比如说,如果拿2017年的数据来看,万达广场的客流量平均在20万左右。另外,王健林还系统地总结了智能零售的概念,万达的思想和力量的方向,分为四点:一是定位社会中心,“万达广场自成立以来并没有把自己定义为购物中心,而是社会生活中心“。他认为,现在有三大城市的商业问题或趋势,一是随着城市的扩张,一个商业中心消失;二是出现了大量的商业综合体,停止商业综合体,即使没有网上购物出现,单一的百货公司也正在逐渐消失;三是网上购物的影响。“因此,如万达是应付这一趋势,我们不能以零售为目标,而是以生活和社会为方向,无论是在城市层面,区域层面还是社区层面,定位都是社会中心“。二是突出消费体验,王建林将大致分为分为两类消费,其中之一是体验消费,网购不会取代体验消费。他曾经被比作“商业中心原本被吃掉”,“商业中心正在发挥”。万达强调消费的体验,原则上新店的比例和老式的体验和消费不应该低于60%,争取34%的消费者体验将占到高达70%。更多的体验经验,商业中心的粘性和不可替代的价值。现场介绍现在王建林在欧美也有一个叫“反购物中心”的说法,中国商务中心和中国正在采取完全不同的方式,比如地理位置,但现在欧美在转而向中国商业中心学习,那就是增加更多的经验和消费。另外,在商业实践中,消费者和零售不能混为一谈。 “不要以为零售是全部或大部分业务,零售占三分之一,还有很多零售网点不能通过互联网来实现。三,增加文化内容据其披露,万达正试图商业化引入小型主题乐园中心,或非物质文化商业店铺,这些都在规划中,明年南京就有一家店仙林面积约20万平方米,这是万达广场在升级产品。未来文化娱乐的比例可能占到零售量的60%,占比很小。在业务上加大文化内容的引进,未来是发展趋势。四,线上线下融合“近东聪明搞零售多年,万达也做了近三年的摸索”,“有些人不太明白什么是线上线下零一点,一个应用程序,但万达更强调的是如何解决自己的万达更多的技术,信息管理。“(锡安)以下是王建林演讲速记这是我第二次来到这个平台,今天张提出了一个”智能零售“,那么中国互联网零售业与四大公司相比还是比较出色的,阿里提出了新的零售业务,苏宁智能零售,JD引进了零售业,这里我们来看看马在这里有什么话。我想说的是,无论前面是什么,最终的本质仍然是“零售”,无非是在零售方面增加或增加的东西,其实质就是“零售”。今天给我打电话,时间有限,我简单的谈一下我的经验,叫物理业务和新战略,如何搞实质性的业务问题。那么随着互联网金融进入2.0时代,特别是进入网购时代之后,企业对实体的冲击还在不断扩大,在这样的进攻下,很多实体店的生存难度更大,甚至出现了一些这种倒闭的现象。那么真正的商业是没有未来的?实体和其他商业财产没有价值变化。当然,最近一两年的互联网公司,这些在线巨头已经拓展到了下一个界限,看来他们看到了真正的商业价值。作为中国商业实体企业的代表,万达作为真正的企业代表,其实这些年来受到电子商务的冲击,我们自己的经验非常少,因此,即使我们自己说影响是微乎其微的让我给你一个数字,五年来我们开业的万达广场的三个核心指标是客流,收入和租金三个关键指标,这五个核心指标保持了年均增长率6%,不仅仅是收入的增长,客户的价格上涨,我的东西都是昂贵的,而从投资的角度来看,恰恰是万达广场这两年快速增长的时期,到2016年,我们将开放25家,2016年和今年开业的万达广场超过18个,增长率实际上是前两年增长的100%以上,我们的利润将在明年开始,我们将努力发展万达广场到1000家商店和1000家商店在十二月大约在2018年和10年左右。这意味着从2019年开始,因为明年的店铺计划实际上是两三年前的一段时间,预计到2019年,我们的万达广场将是一个大规模的速度,如果到了1000店面是什么从今年的数字来看,我们平均有五千万平方米的开放广场,沉没在三,四,五线城市意味着每年开放1000家商店万达广场乘客流量在130-150亿的投资。我个人认为,每年30次,这个频率不低,这意味着有大约4-5亿人,是一个重复的消费者,当时我估计中国的城市人口可能不止一个十亿实际上有六七十亿人有人力资源,因为有小孩和老年人。这意味着1000家商店,我们可以计算,它将覆盖超过90%的中国城市,其中城市人口三分之二是我们在这里的回头客。然后结合我们的发展,结合近20年万达广场的发展实践,简单谈一下在网络购物或智能零售时代的真实业务,怎么玩?结合我们自己的实践,我们的第一个定位就是社会中心,自万达诞生以来,我们不应该把自己定位为购物中心,我们过去常说我们是商业中心,后来在七八年多年来我们一再强调,我们是生活的中心,现在是一个社会生活中心。现在我有三大城市的业务问题,第一个是单一商务中心的消失,为什么?过去,当我们谈到城市化的扩张时,我们都说一个城市是一个中心。诺和北京是南京路。但是,目前商业中心发展的时间性质,为什么和现在的需求是存在的。其次,出现了大量的商业综合体。一个独立的商业综合体出现了大量。其实有人说很多百货公司,还是什么单身的小店,我想说一句公道的话,这些单身的百货公司也正在逐渐消失;第三点是各种信息的网络,商业的消费出现了一些大趋势之后,我们意识到我们应该怎样做这种自我放纵,我们拥有的一切,一个或两个十亿在一家商店,这么大的投入。为了避免这种冲击,为了应对这个趋势,我们应该给自己一个准确的位置,所以我们不能把收入作为目标,要把生活,社会的角色放在一起。因此,我们也有一个广场,以我们的广场三种形式出现,但无论是在城市层面,地区层面还是社区层面,我们的角色都是把自己定位为社会教育中心或生活中心,这是第一个。其次,重复消费体验。互联网的影响在商业的零售部分,我们称之为替代消费。消费有两种,一种是替代消费,它实际上可以取代我购买这种物质的东西,有一种体验式消费,体验式消费没有表现出物质的东西,但在前面,有感觉,有知觉,吃饭,建身,管理头发,唱歌,看电影等体验消费。代表网上购物的替代消费,永远不能被取代,只有到实体场景才能体验到体验式消费,永远无法取代这一点。十多年前我在杭州发表了演讲。他们问我商业中心是如何工作的。我用了一个比喻,在过去10年前,商业中心配备了两三种产品,他们的计划是提供临时消费者的消费去店铺参与现场,我们让人们在这里吃饭,从事交易的方式,所以做了很多餐饮,七八十家餐馆,小四五十家,所以过去的商业中心就被拿出来了。现在我可以补充一句话,除了商业中心外吃饭,还有一个商业中心正在玩,很多娱乐课,体验课。万达广场非常注重体验消费比例。原则上,我们绝对不能说。不过原则上,新店和调整旧店需要60%的体验消费,否则你可能不会赞成。我们还有另外三年的目标,一年三年,一年四年,三四年,体验消费比例达到70%。那么消费的经验占比就越小,受到的影响也较小,而且由于消费的经验,商业中心的粘性和不可替代的价值。所以现在欧美国家也有一个叫“反购物中心”的说法,欧美都是商业交易,因为没有拆,远在外,最多两三个户外的停车场模式,现在欧美国家中国商业中心复杂的模式,也是意义,是增加更多的经验格式。因为在这一点上,我也想和大家分享一下,我们不能消费或零售业务,或者我们无力承担商业化和零售业务,现在互联网变得更大了,因为每个大的互联网巨头都有自己的媒体,什么是零售,我们不认为零售就是一切业务,整个中国的社会消费,零售的比例也是三分之一,有三分之二,零售也有很多,没有办法通过互联网手段取代,实现这种体验式消费。三是增加文化组合。万达正在尝试在商业中心引进小型“主题公园”或“主题区块”,以及我们现在在商业中心尝试引入非物质文化的商店。我去了这个非物质文化的工艺品,器皿,生产,服装等等,这些都是我们今后的计划,现在我们也在南京仙林明年在那个地区建立了,规模是比较大,20万平方米左右,明年我们可以看到,这是我们万达广场正在升级的一个趋势。这是娱乐而不是零售,即文化比例可能接近50%,零售比例进一步降低到只有10%左右,这是我们未来的主要发展方向。因此,在商业上,除了增加经验,增加消费,增加商业文化的类比,引进这些文化的东西,甚至包括小型的博物馆,画廊和专题块,都代表了商业中心未来发展的趋势。第四,融合就行了。万达从事智能零售实验多年,在这方面也做了两年多。经过近三年的摸索,虽然效果不佳,但我们也有不错的成绩。我们更强调的是,第一个在线融合就是万达广场,如果要智慧和技术的管理,就要解决自己的问题。比如过去要做商业中心,一定要有一些强制性的消防规定在一楼,这种事情的全部,怎么办在预防措施的管理上,可以很早就知道有变化在温度控制啊,这些温度控制设施的设计,首先,万达自己的科学信息管理或成本节约做。从开始提供最方便便捷的服务起已经一年多了。例如,现在停车很聪明。现在我们做得最多了。现在我们有一万多个停车场,接近一万个。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打开几个小城市,提供我们自己的技术,在线和离线整合这个系统我们称之为“慧敏系统”,到2018年就会全面升级到3.0版本,这个东西应该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我们有一个视频里面解释这个东西,有什么好处?万达广场现在是直接投资,也就是我们现在购买,建设,投资,从我们的产业投资和商业中心,我们是投资率的两倍以上,原因是什么?只要购买便宜,节约成本?不,科技手段是一种方式,我们现在的人力成本是50%的行业,我们的能源消耗是至少节约30%的行业水平,以及我们的消防安全系统从这个系统的发展可以据说避免了大量的火灾出现。我们现在有一个称为温暖的感觉的系统。我们引进了大量的厨房,五六十,八十个厨房,厨房里还有更多的烟雾。系统感觉到人们分别从火炉上工作,比如30分钟以上就会自动停止啊,很多很多,这是我们与公安部,消防研究所共同开发的,我们有知识产权。我们仍在考虑是否应该将系统与线上线下整合,然后以软件的形式出售给全国。万达广场未来,线上线下融合走向哪个方向?今天我可以给出我自己的想法,主要是我们对人工智能的想法,现在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人脸识别越来越精准,你现在看到苹果戴着眼镜,戴着什么都识别的技术,所以准确地找出基础对于我们的应用程序来说,我们自动扫描门,然后你去商店消费,或者去哪里,除了挖掘数据,中年客户不太可能打手机也解决问题,玩IPAD Young人啊,还有老人不玩怎么办啊?因此,线上线下方法的整合,我们的主要研究方向是人工智能,并将大量实施。五,万达与苏宁全面合作。两年前我与苏宁签署了战略合作仪式,并进行了深入的讨论。万达和苏宁可以说是中国企业之一。从明年开始,可以说是中国企业间难得的深度合作。首先,更多的店面,我们认为你是不是要去苏宁店,错了,那是一个店面的一小部分,这是最浅的层次;二是我们为苏宁定制业务,苏宁与业务增长。新鲜的超市还要做,还有其他的,我们把苏宁做的核心商店,围绕苏宁做其他设施,吃喝玩乐等,明年也将进行大规模的定制;第三,我们两个明年的合作深度。总而言之,万达和苏宁都是商业利益,两个也是同行。我们愿意成为苏宁生态共享发展战略实施过程中最忠实,最友好的合作伙伴。谢谢。